病人监护产品(Ⅱ类)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
2017年修订版节选
该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(国药监械〔2002〕302号)中第II类无创监护仪器类产品。该类产品的主要预期用途是供医疗机构以监护为目的,从单一患者处采集信息、处理信息,对患者的心电信号、无创血压、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(具体按产品实际功能确认)进行测量并发出报警。
本原则中提及的主要指导内容包括:
一、适用范围
二、技术审查要点
- 产品名称要求
- 产品的结构和组成
- 产品工作原理/作用机理
- 产品使用的相关标准
- 产品的预期用途
- 产品的主要风险及研究要求
- 产品技术要求应包括的主要性能指标
- 产品生产制造相关要求
- 产品的临床评价细化要求
- 产品的不良事件历史记录
- 产品说明书和标签要求
三、审查关注点
- 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
- 产品的电气安全性是否符合安全通用要求和安全专用要求
- 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
- 与患者接触的导联电极的要求
- 产品的环境试验
- 说明书中对产品使用安全的提示是否明确
- 对模块引起的产品注册分类调整
- 不同工作原理的体温探头需参考不同执行要求
- 配有心电监护功能以及心电图诊断功能的设备需满足的执行标准
附1:目前与病人监护产品相关的常用标准:
GB 9706.1—2007 | 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:安全通用要求 |
GB 9706.15—2008 | 医用电气设备 第1-1部分:通用安全要求 并列标准: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 |
GB 9706.25—2005 | 医用电气设备 第2-27部分:心电监护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|
GB/T 14710—2009 | 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|
GB/T 16886.1—2011 |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:风险管理过程的评价与试验 |
GB/T 16886.5—2003 |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: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|
GB/T 16886.10—2005 |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: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|
GB/T 16886.12—2005 |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: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 |
GB/T 21417.1—2008 | 《医用红外体温计 第1部分:耳腔式》及第1号修改单 |
YY 0505—2012 | 医用电气设备 第1-2部分: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: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验 |
YY 0601—2009 | 医用电气设备 呼吸气体监护仪的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专用要求 |
YY 0667—2008 | 医用电气设备 第2-30部分:自动循环无创血压监护设备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|
YY 0668—2008 | 医用电气设备 第2-49部分:多参数患者监护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|
YY 0670—2008 | 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|
YY 0709—2009 | 医用电气设备 第1-8部分: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:通用要求,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 |
YY 0784—2010 | 医用电气设备 医用脉搏血氧仪设备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专用要求 |
YY 0785—2010 | 临床体温计 连续测量的电子体温计性能要求 |
YY 0828—2011 | 心电监护仪电缆和导联线 |
YY 1079—2008 | 心电监护仪 |
YY/T 0196—2005 |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|
YY/T 0664—2008 | 医疗器械软件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|
YY/T 0708—2009 | 医用电气设备 第1-4部分: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:可编程医用电气系统 |